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 | 公办 | 师范类
招生电话:027-87943727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31
博士点数
0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0
招办电话
027-87943727
学校类型
师范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武汉市
办学层次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教育学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四年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小学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市场营销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新闻学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应用心理学
本科
理学
心理学类(本)
四年
工程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物理学
本科
理学
物理学类(本)
四年
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生物科学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商务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广告学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生物制药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本)
四年
软件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金融数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应用统计学
本科
理学
统计学类(本)
四年
土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休闲体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环境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动画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数据计算及应用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酒店管理(中职师资方向)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本)
四年
材料物理(新能源电池方向)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历史学
本科
历史学
历史学类(本)
四年
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工程造价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体育教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美术学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音乐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五年
舞蹈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学校介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师计划”主培学校和“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整体并入。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获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创建的“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获批首批省级实验区。与省体育局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体教融合“样板工程”。建校90余年来,学校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起,学校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等方向专业硕士。 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23亩,建筑面积49.02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57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7万人。现有教职工132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1人,115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2人次。累计外聘高层次人才80人次。 学校2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学等7个专业获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有28个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5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7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获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举办行知实验班、国际工程基地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建有华为云学院、智慧教育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有教师教育和先进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结合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文化创意六大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湖北省太赫兹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54项,获教育部、科技部、文旅部和国家民委及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40余项,获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住建厅等省厅级科研项目7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版权等2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项47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派遣教职工赴海外访学研修和开展合作研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游学、交换生、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和长、短期实习实践。 近年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和“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二师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锚定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和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二师力量。.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