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 | | 公办 | 师范类
院校官网:http://www.gpnu.edu.cn/ 招生电话:-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57
博士点数
0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7
招办电话
-
学校类型
师范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广州市
办学层次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网络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师范)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自动化(师范)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应用统计学
本科
理学
统计学类(本)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光源与照明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工商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市场营销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行政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税收学
本科
经济学
财政学类(本)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财务会计教育(师范)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汉语言文学(师范)(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新闻学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英语(师范)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商务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产品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环境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师范)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美术学(师范)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工艺美术(师范)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动画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应用心理学(师范)
本科
理学
心理学类(本)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师范)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学前教育(师范)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教育技术学(师范)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舞蹈学(师范)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音乐学(师范)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五年
交通运输
本科
工学
交通运输类(本)
四年
车辆工程(师范)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体育教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软件工程(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小学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本)
四年
历史学
本科
历史学
历史学类(本)
四年
物理学(师范)
本科
理学
物理学类(本)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本)
四年
智能感知工程
本科
工学
仪器类(本)
四年
密码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供应链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本)
四年
知识产权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新能源汽车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机器人工程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车辆工程(中职专升本)
专科(高职)
-
其他(专)
三年
学校介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坐落于广东省省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区位优势,打造中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致力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成为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转型为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615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4.45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为23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726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12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480万篇。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264个,建筑面积11.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6亿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主要学科门类,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5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54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33人。 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24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877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文科类专业39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9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0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13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0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6项(自然科学35项,人文社科21项)。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93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社会服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7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7万多人次。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千多名来华留学生;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有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学校长期聘请外籍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任教、讲学,先后选派多批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次赴海外高校培训、研修和访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 发展愿景。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坚持“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职教创特色”和“做强新工科、做特新师范、做优新文科、做大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发展思路,坚守“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办学定位,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凝聚“稳规模、调结构、布新局、深改革、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共识,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系统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实施党建引领等九大工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等十大体系,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