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常州大学
江苏 | | 公办 | 理工类
院校官网:http://www.cczu.edu.cn/ 招生电话:0519-86334485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78
博士点数
1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13
招办电话
0519-86334485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常州市
办学层次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能源化学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护理学
本科
医学
护理学类(本)
四年
生物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本)
四年
药学
本科
医学
药学类(本)
四年
制药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车辆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石油工程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材料化学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安全工程
本科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环境工程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工程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土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自动化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软件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市场营销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社会工作
本科
法学
社会学类(本)
四年
产品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美术学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西班牙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休闲体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音乐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五年
运动训练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表演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金融工程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储能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环境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舞蹈表演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法学
政治学类(本)
四年
消防工程
本科
工学
公安技术类(本)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
五年,四年
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应急技术与管理
本科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商务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园林
本科
农学
林学类(本)
四年
学校介绍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5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6个学院,在校生总数为2717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9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09人(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2人),留学生648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4‰。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9部;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7项,实现金奖“四连冠”,2020年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11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分列第91位和第44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450余人,专任教师(不含辅导员)165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69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72.9%。拥有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320余人次;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1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4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7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2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51个、产学研基地537个、校企联盟458个。2016年和2021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术大学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硕士)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项,省国际实验室建设项目2项。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我国在委内瑞拉的首家孔子学院,承办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孔子课堂。成立跨文化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常州大学正在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