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 | 公办 | 医药类
院校官网:http://www.hnctcm.edu.cn/ 招生电话:0731-88458000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34
博士点数
26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56
招办电话
0731-88458000
学校类型
医药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长沙市
办学层次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中医养生学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中西医临床医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医学
中西医结合类(本)
五年
针灸推拿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康复治疗学
本科
医学
医学技术类(本)
四年
运动康复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临床医学
本科
医学
临床医学类(本)
五年
医学影像学
本科
医学
临床医学类(本)
五年
口腔医学
本科
医学
口腔医学类(本)
五年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医学
医学技术类(本)
四年
药学
本科
医学
药学类(本)
四年
药物制剂
本科
医学
药学类(本)
四年
中药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医学
中药学类(本)
四年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
医学
中药学类(本)
四年
制药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生物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本)
四年
护理学
本科
医学
护理学类(本)
四年
医学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应用心理学
本科
理学
心理学类(本)
四年
市场营销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中医康复学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医疗保险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眼视光医学
本科
医学
临床医学类(本)
五年
中医儿科学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中医骨伤科学
本科
医学
中医学类(本)
五年
商务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学校介绍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7年成立湖南中医药研究所,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72年重新分出恢复原建制,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22年省中医药研究院恢复独立建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湖南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中医药学科特色全面提升。现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2018年,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2022年,中医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2021年,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构建了国家、部省、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20个。国务院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药学评定C+,上升2个档次;中西医结合评定B,上升1个档次,护理学榜上有名。中医诊断学继续保持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领先地位,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等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鲜明,国内地位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8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10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省芙蓉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名中医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涌现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芙蓉学者”、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人选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29人,研究生3266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近五年来,学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奖励30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培养了15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以来,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0万平米;平台新增了芙蓉实验室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部,与中南大学联合申报并获批了国家发改委个体化诊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约3.3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获专利授权613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2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54项,湖南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2017年成果项目“脑梗死血瘀证病理实质及中医药防治的实证研究与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成果项目“中药药物动力学与谱动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年成果项目“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治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与推广应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主研发的柴金解郁安神片,是学校作为注册申报单位首个获批的临床试验中药创新药,并顺利实现技术转让。我校高水平论文发表呈持续走高趋势。2020年以来,SCI论文数量增长2倍以上。;“银黄清肺胶囊”成为首个在巴基斯坦完成临床注册的中成药。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Chinese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已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学校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3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45亿元,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等均由校(院)研制或参与研发,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胰宁注射液”填补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空白;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安君宁是国内第一个戒毒中药;蜂蜡素胶囊是我省第一个中药Ⅱ类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知名专家众多。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妇科、眼科、针灸科3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肛肠科、骨伤科、皮肤科3个专科入选湖南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直属附属医院共建设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担当,落实省委指示,开出2个中药预防处方,向全省发放640余万份,派出47名专家下沉14个市州指导疫情救治工作,派出15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工作获国家级、省级集体奖励5项、个人奖励2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现有国际学生313名,学生遍布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成功落户我校,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中-卢(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了全省首个境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在卢森堡、俄罗斯、津巴布韦开设国际中医医疗中心,在迪拜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成功获批2017、2018、2019年度汉办巡演项目,赴芬兰、爱沙尼亚、挪威、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八国开展巡演活动。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高校”称号。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