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 | 公办 | 理工类
院校官网:http://www.cauc.edu.cn/zh/ 招生电话:022—24092126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51
博士点数
0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19
招办电话
022—24092126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天津市
办学层次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工商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材料化学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材料物理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统计学
本科
理学
统计学类(本)
四年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交通运输(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交通运输类(本)
四年
应用心理学
本科
理学
心理学类(本)
四年
自动化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经济与金融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土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交通工程
本科
工学
交通运输类(本)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安全工程
本科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信息安全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工业工程
本科
管理学
工业工程类(本)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飞行器制造工程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飞行技术(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交通运输类(本)
四年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智慧交通
本科
工学
交通运输类(本)
四年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应用气象学
本科
理学
大气科学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交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法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飞行器适航技术
本科
工学
航空航天类(本)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应急技术与管理
本科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空中乘务
专科(高职)
交通运输大类
航空运输类(专)
三年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
专科(高职)
交通运输大类
航空运输类(专)
三年
学校介绍
中国民航大学,现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以服务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特别是“两业融合”为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是一所具有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航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建校始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方槐将军为学校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校址,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中国民航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庆祝大会,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中国民航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书面致辞。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秉承“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之初心,“忠诚、爱国、奋斗”之家国情怀,“明德至善、弘毅兴邦”之校训精神,“严实向上”之校风、“崇德崇严、立学立人”之教风、“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之学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在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学校设有天津东丽校区、宁河校区两个主校区,以及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有限公司3个飞行训练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16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4万平方米。 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安全科学与工程),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顶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学、特色文管”的学科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和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8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8个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和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和通信工程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加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制造工程等3个专业是国内唯一通过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认证的本科专业。所有本科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38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在最近两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由中国民航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项成果二等奖。 学校设有15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飞行分校、科技创新研究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其中各类在校研究生近3000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2人,民航特聘专家3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等省部级人才共150人次,省部级教学团队11个(2010年以来)。 学校现为国内第一所成为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正式会员并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同时是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ICAOTRAINAIRPLUSProgramme)会员。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已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最长期限(6年)的认证,一直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6月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学校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法国阿尔比矿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分互认和双学位项目。学校不断适应民航强国“转段进阶”发展特征,深化国际化战略,通过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引进优质境外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实践教学丰富,有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75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2架,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3台,其他各类训练模拟机/器208套,各类飞机发动机62台套。 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38万册,电子图书317万册,数据库106个,与全球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中商飞、空客、波音、赛峰资料室,开通了中商飞在线、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相关技术资料。 学校生源质量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招生质量接近全国高校前5%。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兴业人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主要服务于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相关单位和中国商飞、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研发制造单位,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铸魂育人。不断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发起成立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获批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学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着力构建“十大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注重校园文化和智慧美丽校园建设。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以来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及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获批民航局“四型”科研院所和“三大”基地,拥有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民航局重点实验室5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个,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入选团队3个,省部级智库6个。推动民航科技创新(大兴)基地项目建设立项。助力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3个学科群列入首批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 近年来,学校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以支撑航空领域国际“ABC”格局形成的科技创新为使命,围绕民航发展战略需求和民航科技发展前沿,以解决国家“民航强国战略”“卡脖子”问题为牵引,着力深化打造“五纵一横一园”科技发展战略主题。在民机安全性与适航、空域安全运行、未来机场及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与无人机运输系统、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业务领域组建五大研究院,其中以航空安全为主体,着力打造“顶尖安全”学科高峰,先后成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建和参建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航空装备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航空安全领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正在积极冲击民航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器安全性与适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融入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全力打造民航科教创新联合体;加强与航空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在民航重点领域形成技术标准,在获批天津市第一批大学科技园基础上努力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做出一流贡献为使命,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大做强科技创新研究院;培育若干活跃在国家战略必争领域、能够解决重大问题的一流团队,冲击国家科技成果奖励,造就若干国家级领军人才;围绕五大战略主题布局科技创新力量,强化对国产大飞机及发动机、智慧民航的科技支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等航空运输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航空制造企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云南省政府、北京市大兴区委、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等政府机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场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航机场协会等协会单位,以及华为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特色,在学科建设、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 历经70多年开拓进取,学校已成为中国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主基地和主力军,致力于成为民航领域的高等教育引领者、科技创新示范区、政策咨询智力库、国际交流排头兵,并最终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