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贵州大学
贵州 | 211,双一流 | 公办 | 综合类
院校官网:http://www.gzu.edu.cn/ 招生电话:0851-8292178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02
博士点数
55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248
招办电话
0851-8292178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贵阳市
办学层次
211,双一流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采矿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植物保护(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林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农学
林学类(本)
四年
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经济学
本科
经济学
经济学类(本)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四年
旅游管理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本)
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行政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社会工作
本科
法学
社会学类(本)
四年
体育教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休闲体育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物理学
本科
理学
物理学类(本)
四年
生物技术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生物科学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生态学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信息安全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软件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农业工程类(本)
四年
工业设计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本)
四年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建筑学
本科
工学
建筑类(本)
五年
城乡规划
本科
工学
建筑类(本)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哲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哲学
哲学类(本)
四年
历史学
本科
历史学
历史学类(本)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音乐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五年
绘画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舞蹈表演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表演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戏剧影视导演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环境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工商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市场营销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工程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化学生物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矿物加工工程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安全工程
本科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测绘工程
本科
工学
测绘类(本)
四年
环境工程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工学
水利类(本)
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
本科
工学
地质类(本)
四年
酿酒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农学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烟草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园艺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四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科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四年
园林
本科
农学
林学类(本)
四年
动物科学
本科
农学
动物生产类(本)
四年
动物医学
本科
农学
动物医学类(本)
四年
草业科学
本科
农学
草学类(本)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四年
财政学
本科
经济学
财政学类(本)
四年
统计学
本科
理学
统计学类(本)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冶金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森林保护
本科
农学
林学类(本)
四年
护理学
本科
医学
护理学类(本)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新闻学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雕塑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
本科
工学
水利类(本)
四年
汉语言文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药学
本科
医学
药学类(本)
四年
地质工程
本科
工学
地质类(本)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法学
政治学类(本)
四年
茶学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行星科学
本科
理学
地球物理学类(本)
四年
保密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缅甸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医学
医学技术类(本)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制药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学校介绍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84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39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万余人,研究生1.3万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6.11%。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2次、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省管专家Ⅰ类人才21人、Ⅱ类人才64人。“青年英才”7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207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0个,省级科研平台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2人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44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14人和教学团队14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 学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111博士工程”“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个;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主、承、协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