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鸥维数据旗下鸥维志愿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400-139-8015
小程序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微信
    高考志愿填报,2024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
帮助
地区坐标 请选择地区 
  • 院校
  • 文章
广西大学
广西 | 211 | 公办 | 综合类
院校官网:http://www.gxu.edu.cn/ 招生电话:0771-3232999
  • 学校概况
  • 开设专业
  • 学校介绍
  •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创建时间
1928
博士点数
17
隶属于
教育部
硕士点数
40
招办电话
0771-3232999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学校网址
所属城市
南宁市
办学层次
211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
专业类别
学制
农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本)
四年
植物保护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电气类(本)
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水利类(本)
四年
新闻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矿物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矿业类(本)
四年
林学(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农学
林学类(本)
四年
轻化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轻工类(本)
四年
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林业工程类(本)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四年
生物科学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经济学
本科
经济学
经济学类(本)
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信息安全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物理学
本科
理学
物理学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车辆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泰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包装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本)
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越南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工学
能源动力类(本)
四年
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本)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本)
四年
网络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土木工程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建筑学
本科
工学
建筑类(本)
五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本)
四年
生态学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哲学
本科
哲学
哲学类(本)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四年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四年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广告学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本)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环境工程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动物医学
本科
农学
动物医学类(本)
四年
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本)
四年
旅游管理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本)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本)
四年
英语(国家特色专业)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动物科学
本科
农学
动物生产类(本)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四年
园艺
本科
农学
植物生产类(本)
四年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四年
生物技术
本科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海洋科学
本科
理学
海洋科学类(本)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智能建造
本科
工学
土木类(本)
四年
药学
本科
医学
药学类(本)
四年
运动训练
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本)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本)
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四年
舞蹈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四年
音乐学
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五年
美术学
本科
艺术学
美术学类(本)
四年
艺术设计学
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本)
四年
学校介绍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1951年与西江学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58年,毛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1970年,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广西农学院。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抗战时期,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李达、王力、千家驹、梁漱溟、卢鹤绂、陈焕镛、施汝为、汪振儒、李运华、刘仙洲、纪育沣、熊得山、张映南、张志让、盛成、焦菊隐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其时人才荟萃,学科兴盛,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1997年两校合并以及进入“211工程”,使广西大学踏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顺利完成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工程学、材料科学、农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入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保卫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 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其中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占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5亿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416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书刊366万册,电子期刊5.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6个。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下设26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全日制研究生1307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9人,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77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63743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2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93人,专任教师1933人。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3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20个广西重点学科,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我校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3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0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81项,获得项目数居国家“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实验教学中心2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培育项目)10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6门,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赵艳林教授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连续16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并捧得“优胜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7项,在第二届全国农科学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三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等一系列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21年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3项。九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等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其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4人。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在牛、猪杂交改良研究上成就显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获首届世界水牛会议“科学先驱者”奖;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卢克焕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担的“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活力a-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此外,2006年以来,学校还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3项。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凸显服务亚热带特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升级、服务面向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南海及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和团结进步的办学特色和科研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大批成果转化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广西大学的发展得到中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199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广西大学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团结奋斗努力办好广西大学”;201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广西大学视察慰问;贾庆林、宋平、尉健行、李岚清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广西大学视察,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校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批准印发《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和《“部区合建”广西大学实施方案》,与教育部签署《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区合建”广西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了以“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为主要目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发达广西,复兴中华”的办学宗旨,紧紧抓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推进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新机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以人才和学科两个轮子为驱动,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完善民生保障和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一流,为建设不负当年、奋进新时代的好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
就业分析
查看更多